财政部河南监管局:突出“四个结合”做好重点绩效评价
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财政部河南监管局每年选择部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促进相关政策落实,推动河南省各级财政部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质效。通过突出“四个结合”,推动了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提质增效,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注重点面结合,实现精准评价
评价工作要精准,就要做到全面覆盖,突出重点。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既查找面上问题线索,又选取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进行抽查。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从宏观层面理解资金政策目标,认识到转移支付资金的预算安排,从根本上都是保障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如,评价学生资助政策时,要全面了解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是如何要求的。二是评价要突出重点,优化选点,通过关注点上资金的具体使用,深度分析地方相关单位政策落实与资金使用情况,评价其与党中央、上级有关部门政策要求是否相符。
二、注重与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相结合,实现过程评价
2024年,按照财政部部署,采取线上监控与现场核查相结合,对85项转移支付资金开展常态化监督,其中涉及河南省有77项。河南监管局及时推进重点绩效评价工作与常态化监督成果运用相结合,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中已发现的问题,作为相关资金重点绩效评价的评分参考;在评价期间,适当突出对正在开展重点绩效评价的资金进行重点监控;两项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逐步实现相关资金的全过程评价。
三、注重与政策落实情况调研相结合,推进政策制度完善
高质量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标志之一,是促进了相关政策落实与完善,是评价工作提质增效的主旨所在。河南监管局评价工作,将推动政策完善作为评价目标之一,以评价促工作,深入调研分析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方面的问题,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力求摸清情况、找准症结,及时提出了完善政策、建立长效机制的意见建议,取得明显成效。
四、注重评价发现问题与整改纠偏相结合,推进评价结果有效运用
对于资金管理使用未达绩效目标等问题,以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河南监管局要求评价工作组注重宣讲政策、剖析问题成因、交流先进做法,及时帮助被评价单位提高预算编制、绩效监控水平;不断促进被评价单位进一步提高对财政资金“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思想认识,促进被评价单位及时纠正偏差、积极整改,确保资金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附件下载: